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包含分析和讨论重点,让使用者了解法例重点,并提供适切的建议预防贪污、欺诈及舞弊行为。
志全是他儿子学校家长教师会的义务司库,因儿子的学业及品行问题,志全犹豫应否向学校报告有关学校账目出现怀疑欺诈的问题。
阿荣是一间银行的助理採购经理,他被委派替银行电脑中心购买一批新打印机。营业代表向阿荣提供特別佣金,希望阿荣购买一批快过时的打印机。
一名年轻工程师在招标过程中被分判商诱惑,分判商要求他洩露内部资料,并向他提供优厚酬勞作购买新屋之用。
三名年青工程师及多名建筑人员,串谋在机场铁路香港站北面地盘工程中偷工减料,兴建不合规格的钻孔灌注桩柱,并隐瞒有关诈骗行为。
这骗案源于分判商认为只有建造不合规格桩柱才可以节省工人成本而从中取利 ;此外,他们亦担心如未能依期履行合约,便须缴付罚款,蒙受严重的损失。因此,涉案人士决定建造短桩,并以「神仙尺」及虚假的钻孔灌注桩柱报告,欺骗驻地盘工程师派出的工程监督人员。为掩饰犯罪勾当并使违规工程顺利进行,涉案人士更不惜伪造「石屎飞」及桩柱样本,并擅自删改声波测试报告的内容。
这个偷工减料勾当维持了至少五个月,最终被一名工程监督揭发。他们曾试图以 $200,000元贿賂工程监督,希望对方能对事件视若无睹,但遭对方拒绝,该名监督其后更向上司举报。调查发现,地盘八十七支桩柱当中,除四支外全部不合规格, 造成整个地基严重不稳,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补救工程,涉及费用數以千万元计。
多名涉案人士被裁定罪名成立,被区域法院法官重判入狱一年至三年零八个月不等。
某公司的电梯维修工程师与两名维修主任及一名分判商串谋诈骗公司,利用七张虚假发票指分判商已完成某些工程,但事实上该些工程乃由工程师的下属负责进行。一名工人觉得事有蹊跷,遂向廉署举报,将他们绳之于法。
该维修工程师及分判商最后被裁定诈骗及使用欺骗手段罪名成立 , 分別被判入狱十二个月,缓刑两年。其余两名被告则被判入狱九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