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研究

個案研究包含分析和討論重點,讓使用者了解法例重點,並提供適切的建議預防貪污、欺詐及舞弊行為。

搜尋個案研究

所有關注領域

搜尋個案研究

所有關注領域


CS092
偽造賬目
行業/產業:
關注的領域:

志全是他兒子學校家長教師會的義務司庫,因兒子的學業及品行問題,志全猶豫應否向學校報告有關學校賬目出現懷疑欺詐的問題。

CS091
困難的採購決定
行業/產業:
關注的領域:

阿榮是一間銀行的助理採購經理,他被委派替銀行電腦中心購買一批新打印機。營業代表向阿榮提供特別佣金,希望阿榮購買一批快過時的打印機。

一名年輕工程師在招標過程中被分判商誘惑,分判商要求他洩露內部資料,並向他提供優厚酬勞作購買新屋之用。

三名年青工程師及多名建築人員,串謀在機場鐵路香港站北面地盤工程中偷工減料,興建不合規格的鑽孔灌注樁柱,並隱瞞有關詐騙行為。

 

這騙案源於分判商認為只有建造不合規格樁柱才可以節省工人成本而從中取利 ;此外,他們亦擔心如未能依期履行合約,便須繳付罰款,蒙受嚴重的損失。因此,涉案人士決定建造短樁,並以「神仙尺」及虛假的鑽孔灌注樁柱報告,欺騙駐地盤工程師派出的工程監督人員。為掩飾犯罪勾當並使違規工程順利進行,涉案人士更不惜偽造「石屎飛」及樁柱樣本,並擅自删改聲波測試報告的內容。

 

這個偷工減料勾當維持了至少五個月,最終被一名工程監督揭發。他們曾試圖以 $200,000元賄賂工程監督,希望對方能對事件視若無睹,但遭對方拒絕,該名監督其後更向上司舉報。調查發現,地盤八十七支樁柱當中,除四支外全部不合規格, 造成整個地基嚴重不穩,必須進行大規模的補救工程,涉及費用數以千萬元計。

 

多名涉案人士被裁定罪名成立,被區域法院法官重判入獄一年至三年零八個月不等。

某公司的電梯維修工程師與两名維修主任及一名分判商串謀詐騙公司,利用七張虛假發票指分判商已完成某些工程,但事實上該些工程乃由工程師的下屬負責進行。一名工人覺得事有蹊蹺,遂向廉署舉報,將他們繩之於法。

 

該維修工程師及分判商最後被裁定詐騙及使用欺騙手段罪名成立 , 分別被判入獄十二個月,緩刑两年。其餘两名被告則被判入獄九個月。


回到頂部